谢先生出生于越南,但他的家族根源在中国海南省。谢先生的生活历程充满了坚韧和适应能力。他的父母在战乱时期离开了海南文昌,定居在越南西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谢先生的童年生活艰难,食物和衣物都极为有限,但他的父母依然尽力让他接受了完整的教育,最终他以工程师身份毕业。
谢先生凭借毅力和天赋,不仅在工程领域取得了成功,还自学成才,精通四国语言:英语、越南语、法语和中文。语言能力为他打开了许多机会的大门,他很快在当时的外资企业中找到工作,担任一家法国公司的机械经理。后来,他被征召入伍,凭借语言优势和专业能力,他在南越军队中升任上尉。
19 岁时,谢先生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两人育有两位女儿。战后,谢先生与第二任妻子有机会移居法国,但他不愿与女儿们分离,于是在 1975 年携同最小的女儿乘船前往澳洲。在经历了风险重重的航程和马来西亚槟东难民营的安置后,他们最终得以在澳洲定居。不久后,大女儿也与他们团聚。如今,谢先生与最小的女儿住在珀斯附近,由她悉心照料。
凭借出色的多国语言能力,谢先生迅速适应了澳洲的生活,并开始担任翻译工作。他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因为他帮助了那些因语言障碍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作为一名前军官,谢先生还得到了澳洲政府的支持,这让他更好地融入了移民社区,并获得了稳定的生活。
谢先生对中华会馆(CWA)和中华社区服务(CWCC)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自两者成立以来便积极参与,尤其享受在巴卡达社区中心的日托服务。「这里的食物我特别喜欢,既美味又很适合我的素食习惯。」谢先生说。多年前,谢先生为了健康选择了素食,之后他的痛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他坚信,健康饮食是最好的药物,帮助他保持活力、独立,不给家人或社区带来负担。
即便在退休后,谢先生仍继续为 CWCC 担任翻译,成为许多年长客户在文化和语言间的桥梁。他卓越的语言能力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长者互相沟通,也帮助员工与客户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提升了服务质量。谢先生对这份工作充满自豪。
如今,80 多岁的谢先生依然健康、独立生活。他喜欢自己动手烹饪素食,秉持着「与人为善、知足常乐、和睦共处」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