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4 日,由中华社区服务(CWCC)主办的「数码技能课程」(Building Digital Skills Program)在威 乐顿社区中心圆满落幕。这项专为多元文化背景人士设计的长青学院课程,历时五周,以中文贴心指导、生活化案例教学、小班手把手教学等特色,成功吸引了 9 位长者学员坚持参与,掌握了包括Google搜索、地图导航、MyGov账户注册与使用等实用技能,更在心态上从「害怕科技」达致「主动拥抱」数码生活的转变。
结业礼当天,学员们用关键词表达自己对课程的印象与感受,也表达了对未来课程的期待:网购技巧、防诈骗意识、数码支付等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能成为呼声最高的内容。随后,导师 Sherman 回顾了学习重点,并结合学习成果,手把手教长者如何在家继续学习相关课程内容,确保长者能长久受益。
在接下来的「学习经验分享」环节,学员们回顾了自己的转变。一位长者说:「疫情期间,我一个人困在家,不会上网,连跟孩子沟通都困难。当时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也不敢开口求助。现在我可以自己查资料、订东西,还能看政府网站,我觉得我不是被时代抛下的人了。」另一位学员则表示:「我以前是学理科的,但对现在的科技很陌生。这次课程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感觉生活都不一样了。」
这些真情流露的反馈,是对CWCC数码课程最大肯定。对很多长者而言,掌握新技能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与社会、家庭、世界连接的信心与尊严。活动最后,长青学院院长 Nunu 亲自为每一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在镜头前,学员们手捧证书、满脸笑容,成就感不言而喻。CWCC 还向在本次课程中给予翻译和协助支持的义工们表达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帮助长者真正实现「无障碍学 习」。
威乐顿社区中心的课程画上了句号,但长者们的数码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始。CWCC 将于 8 月 1 日起,在巴卡达社区中心继续开设课程,向更多愿意拥抱科技的长者全面开放。数码时代不等于将长者排除在外,每一位长者都应拥有平等参与数码社会的机会。CWCC 期盼在未来的课程中,见证更多长者自信从容、笑容绽放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