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社区服务(CWCC)首次在越南移民社区举办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讲座,吸引了众多越南长者积极参与。此次讲座由埃迪斯科文大学社会老龄化未来实验室(SAGE)研究员 Hien 博士主讲,标志着 CWCC 率先在越南社区推广这一重要议题的先锋性。
在许多越南移民社区中,关于死亡、疾病和人生晚期的话题被视为禁忌。尤其是关于慢性病或衰弱的讨论,往往因为担心这些话题会给病人或临终者带来厄运而避而不谈。这种文化习惯使得人们很难提前思考或规划未来的医疗护理。
因应这些挑战,CWCC 与专业机构合作,组织了一系列具有文化敏感性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讲座。CWCC 没有直接向长者传授这一主题,而是采用了既吸引人又尊重文化习俗的方式进行讲解。讲座通过分享社区中的个人故事和经验开始,帮助参与者逐步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长者被鼓励思考他们的医疗护理意愿,并考虑在严重疾病、无法再表达自己意愿时,如何传达这些偏好。
为确保文化尊重,讲座避免使用「死」、「死亡」等词汇,而采用了越南移民社区更为接受的「离世」或「安息」等温和的说法。这一贴心的语言选择帮助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鼓励长者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讲座还将内容分为短小的模块,便于个人发声、分享和小组讨论。这种方式鼓励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意见和经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社区感和支持。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核心在于「思考、沟通、记录与分享」。首先,认真思考自己在医疗方面的核心需求与意愿;其次,与家人及医疗团队充分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选择;随后,将这些意愿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未来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最后,将书面文件分享给照护者、亲友及医生,并妥善保存至医疗预算或健康档案中。通过这一系列步骤,个人能够确保自己的医疗意愿得到尊重,还能避免在关键时刻让家人陷入两难境地,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作为首个在越南移民社区系统性地引入这一话题的机构,CWCC 这种创新性的尝试展现了其在促进健康公平与文化包容方面的领导力,也为其他多元文化社区树立了典范。